中共隆回县委 隆回县人大 隆回县政府
收藏本站 | 设为首页 | 联系我们     
当前位置: 首页 > 文史资料 > 民间传说
关注热点  
  • 刘富公传奇

    2015-11-02 16:24  来源:  县政协学习文史委员会

      隆回中部的富龙山层峦叠嶂,气势磅礴。那西侧的余脉高低交错,连绵起伏,把个桐木桥团团围住。东面自北一字儿排开的蜿蜒山峰,犹如一条意欲腾云升天的青龙,人们称之为天龙;北方那连绵不断的山峦,前呼后拥,犹如九头水牛争先恐后直奔辰河,准备痛痛快快地洗个澡,故称之为九牛坳,坳下即称九牛冲;天龙与九牛之间,前后两山一高一低、一前一后好比两只猛虎结伴而来,人们美其名曰双虎下穴;南北两座凤形山如两只硕大的彩凤翩翩起舞,把个桐木桥环抱其中。刘氏义甫公后裔十五户先祖都曾在这一方乐土繁衍生息。

      元朝至正五年(1345年)正月初八日巳时,富甲一方的员外原道公喜生一子,一家上下顿添无穷欢乐。初为人父的原道公高兴之情溢于言表自不必说,他在为子取名时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想在那元朝气数将尽、社会动荡不安、人们朝不保夕的年代,首先对儿子的愿望便是平安吉祥,归根结蒂还是想要儿子像自己一样,一代胜过一代,富甲一方。所以琢磨来推敲去,从四万多个汉字中间选取一个最能表达自己愿望的“富”字,作为儿子的名字。因其排行“祖”字辈,故讳“祖富”。原道公相信自己的儿子将来一定会超越自己,富甲一方,于是为富公取字曰“必富”。又想为人在世,尽管腰缠万贯,骡马成群,还应遵循祖训家传,积善行孝,有怜贫恤困之心、济世安民之德,所以,又为富公取号叫积善。

      母亲是人生的第一位老师。出身名门的刘母陈氏,深受家庭的良好教育,是一位典型的贤妻良母。她在繁忙的家务之余,利用自己知书识字的优势,给予了富公良好的启蒙教育。自富公依呀学语时就开始教唱儿歌,继而教颂唐诗、宋词,再则教识“之乎者也”。如此循序渐进,由浅入深,日积月累,富公的学前智力得到了有效地开发。到了七岁时,富公虽还没拜师入学,但已能背诵唐诗、宋词几十首,就连《三字经》、《昔时贤文》也能囫囵吞枣地背诵。一家人看到富公的天性聪颖,无不赞不绝口。特别是原道公看在眼里,心里更是乐滋滋的,真正是“不求金玉重重贵,但愿儿孙个个贤”。

      刘家历来便是书香门第,院内南楼一直办有私塾。但这里常因鸡鸣、犬吠、小儿啼哭分散学童注意力,影响学习效果。为了把富公培育成才,原道公千方百计改变教学环境,创造优越的教学条件。最后,他想出了个好办法。屋东北四十米处有一口一亩多宽的水塘,水映蓝天,云飘水底,东、南、北三面古木参天,冬暖夏凉。原道公决定在塘中修一座四面环水的水榭楼台,办一所与外界隔绝的水上学馆。

      楼台建成后,上下两层,每层一间教室,一间先生休息室,可同时开办大小两个班级。整座楼台,转角雕窗,走马回廊,室内张挂孔圣人画像。楼台西面架一活动桥板,与塘岸相通,学生进楼后,将绳索一拉,桥板悬空,楼台学馆便成世外桃源。原道公又遍访名师,重金聘请两位名儒坐馆授徒。富公当年读书的这口塘,后为二房所有,故曰二房塘,因塘中办学堂,故塘所在地名曰学堂园。堂中办学一直延续到清朝末年。据传清末名将谭香林都督系刘族外甥,因少时家贫寄住在与学馆相邻的舅父家中,就在这所塘中学馆读书多年,在桐木桥至今还流传着谭香林不少的传说。

      俗话说:“师高弟子强。”由于先生知识渊博,传知解惑得法,因材施教有方,加上弟子们天资聪颖,好学成风,所以事半功倍。几年下来,富公学业大增,挥毫属文下笔千言,吟诗作对出口成章,其诗、联、文每每语出惊人,不乏警言丽句。先生常赞之曰:“孺子可教,必成大器。”的确,富公在众多的同龄叔侄中,早就崭露头角。

      至正末年,反元潮流波起云涌。原道公远见卓识,料知元朝数尽,存无多日。为了让富公在乱世中安身,在设馆延师授文的同时,另外请得一著名武师,从此,学校即变成文武学校。白天,子弟们在水中学堂学文习字;早晚,便在屋南的桂花园内舞刀弄棒。

      富公十七八岁时,长得虎背熊腰,身高七尺九寸,力大过人。通过几年的晨操暮练,在学富五车、才高八斗的同时,其武艺亦超群拔萃,十八般兵器得心应手。然而,他随身携带的常用兵器还是大刀。这是一把特制的大刀,刀重八十斤(老枰),外加一个四十斤的刀铊,总重一百二十斤,一般力大者双手仅能拿起,力弱者只能望而却步。然而,到了富公手上,劈、扫、砍、刺,运用自如。纵然耍个三、五十个回合,仍然是脸不变色心不跳,观者无不心悦诚服。富公所用之刀,后来收藏在刘富公祠内,几百年间一直供后人观瞻。1966年文化大革命时,此刀被族中败类盗卖,2013年重新仿制,置于刘富公祠内富公神像之右,以供后人观赏。

    刘富公神像

    刘富公神像

      公元1276年,元灭南宋。但反元复宋的斗争一直如火如荼,一时间,烽火连天,群雄并起。起义的首领大多是南宋抗元将领张世杰的旧部。期间,刘氏叔侄死于王事者不知其数,民若朝垂之露,身家不保。

      至正二十四年(1364年),朱元璋大败陈友谅于鄱阳湖,陈友谅中流矢身亡。其手下一些残兵败将或降,或逃,他们失去了依靠,失去了粮饷的供给。为了生存,他们打家劫舍,骚扰百姓,人民无不恨之入骨。

      至正二十五年乙丑(1365年),原道公怀着国恨家仇,对富公说:“元朝数尽,群雄举义,烽烟四起,陈友谅虽兵败被杀,其残兵败将常骚扰湖湘,鸡犬不宁。现今你文韬武略,才志不凡,已经到了英雄用武之时。想前朝英贤,小甘罗十二岁身为大宰,周公瑾十四岁拜将登台,杨宗保十六岁攻打穆柯寨。你年已二十,是众多叔侄之所望。你与昆仲们一起商议,纠集山川壮士,聚义起兵,一则以保家园之安宁,二则以观时局之变化。自古乱世出英雄,由此,你可以功成名就矣。”富公自小胸怀大志,经其父点拨,便燃起了仇恨外族统治、流寇扰家的怒火,于是召集房亲叔侄谷宝、谷珍、谷麒、谷泰、谷才、文翁、茂翁、先翁、寿翁、谷彬诸公商议。兄弟叔侄个个精文湛武,大略雄才,加上世代饱受元朝黑暗统治的危害,亲身经历烽火连天之苦,于是一谋即合。当时,富公虽年方二十,但因其武艺出众,胆识过人,故被推为总兵,谷宝公被推为副总,其他诸公各有其职。

      兄弟心齐,叔侄志合,所以短时间内便掀起了一个招兵买马的高潮。收编山川义士,招募失业农民,仅几个月便拥有壮士二万七千余众,以桐木桥为中心,依山傍水,安营结寨,沿辰河直至七江,上下四十里,成南北响应之势。

      义兵的指挥所就设在杜石田心(即今桐木桥)之南的郭家垴上。其地约20米高,四周皆广田阔野,一览无遗。营门外天生块青石,高约尺五,长约一米,专供壮士们上、下马所用,故名曰“上马石”。六百多年来,此石虽饱经风雨沧桑,至今犹存。

      为了确保家园的平安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必须壮大实力。于是富公采取北联西结的方针,北友梅邑元帅王三彪,西结都梁千总王公量,近联壮士廖廷康。

      为了及时掌握流寇的动态,争取主动权,做到稳准狠地打击敌人,富公派人在四周日夜巡逻,并在院子前头专门设立固定哨所。半寨烟霞之北,龙船潭之南的河边有一丘大田,大田靠河岸有一块高大的石头伸向河里。这里视野开阔,一眼便可对河西上下五六里一览无遗。放哨的人就伏在这块大石头上,昼夜轮班值守。富公举义的两三年间,一直派人伏在这里守卫,所以久而久之,人们将这个石头叫做伏(方言读做杜)石固。年长月久,伏石固被人们写成杜石固。现在,桐木桥电站已将水面升高,河边的这块杜石固依然可见,只是它的大部分被水淹没,显得矮小多了。桐木桥的前身名叫田心,为了区别马坪田心、荷叶塘田心,自此便叫做杜石田心。

      是年冬,有一股陈友谅旧部的残余势力逃窜我地,祸害百姓。他们驻扎在辰水之西。河西人民深受其害,鸡犬不宁。

      贼寇一直打算渡河东劫,时刻威胁着杜石田心。富公为保家园及乡亲们生命财产安全,也意欲西击,消灭贼兵。时已隆冬,风寒水冷,苦无渡江之策。若要在贼寇眼皮之下架桥,谈何容易。若要乘船,船少人多,难济于事。那段时间内,富公的脑子里总是想着渡河西击。涉水、乘船、搭桥的一幕幕情景,像走马灯似的在富公的眼前显现。突然富公眼睛一亮,顿时想出了一个奇特的办法——以船为墩,伐木架桥。这样搭桥时间短,可以出敌不意。

      搭桥地点择取半寨烟霞沿河北上一百米处的龙船潭麒麟石处。这里河面窄,堤岸低,水流缓,是搭建浮桥的理想之所。潭边紧靠梧桐山(伐梧桐后栽种茶叶,今称茶山),山上遍生梧桐。于是命王三彪率众砍伐梧桐树。伐树义士在山脚辰河边的一块一丈见方的大石头上围着吃饭。后来,此石便叫桌子石了。可惜的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江东村在此修电排,桌子石被炸毁。同时,富公一面派人北上七江通知谷宝公等当晚率众自六都寨经朝阳铺直下张家铺,一面派人南下横板桥,邀廖廷康当晚率兵经罗子团直上桐木冲。相约待到时交五鼓,两军听得大炮三声便一齐杀向杜家庙方向。

      当晚三更时分,沿河上下三十多条渡船和渔船悄悄地划到龙船潭。四更时分,他们把船一字儿排开,然后将桐木搭在船上。只一餐饭的工夫,一座宽10米多、长50米的浮桥在神不知鬼不觉的情形下搭成了。时交五鼓,富公命令点炮进兵。三声炮响惊天动地,打破了黎明前的宁静。早在张家铺等候的谷宝部下和在桐木冲待命的廖廷康部属听得炮声,由南北成夹攻之势一齐杀向杜家庙而来。辰水之东的壮士经龙船潭浮桥直扑过去。当贼寇们被惊雷般的喊杀声惊醒时,只见南、东、北三面人马犹如天兵而降。贼兵乱作一团,好比一盘散沙,只顾各自逃命。但这个地方是一条东西长八里的死胡同,四面高山兀立,形同一个硕大的捕鱼的竹筌,进得来却出不去。在追兵紧追不舍、前方无路可逃的绝境中,贼兵或被杀,或投降,全军覆灭。整个山冲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惨不忍睹。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时,因这个山冲“像只筌”(方言读“xiàng zhī zhuǎn”),所以取其谐音向阳庄大队,现为向阳庄村。

      至正二十六年丙寅(1366年)冬,又一伙贼兵三百余人自桃花坪北上,沿途打家劫舍,所到之处,村民无不深受其害。富公得知消息,决心消灭这伙贼兵为民除害。于是选取青山边一深沟作为歼敌之所。这条深沟内的大路是贼兵北上必经之路。深沟两边古木参天,富公的兵马就埋伏在这茂密的树林之中。当贼兵走近,两边伏兵居高临下,一齐杀下,尽歼前来之敌。自此,这条歼敌之坑便叫做“死人坑”。直到现在,人们路经此处,都会自然而然地称赞富公当年的功劳。富公消灭了这些贼兵,大家都感到地方太平了。为了纪念富公的功德,便把青山脚下的这一片土地叫做太平,久而久之,人们把太平写成了太坪。现在荷香桥镇太坪村的村名即源于此。

      富公治军严明,事必亲躬,常常亲自骑马出巡。这日,富公穿铠甲,跨雕鞍,骑骏马,手提一百二十斤的大刀,带随从两人巡哨至新化窝山。路经曾姓员外家门时,正与员外相遇。曾员外见富公浓眉大眼,鼻直口方,虎背熊腰,心生敬爱,拱手施礼,问道:“敢问将军从何而来,意欲何往?”富公连忙在马上还礼道:“我家住邵阳西路,举义兵抗元保家,今巡哨至此。”“将军们辛苦了,不妨进屋歇歇,喝杯茶去。”富公等推辞不过,只得下马,随员外入内。进得槽门,只见院宇宽阔,三正两横,门窗油漆栗色,雕栏回廊,古色古香。来至中堂分宾主坐定,饮茶之间互道姓名,相互寒暄甚是投机。员外见富公气宇非凡,言谈不俗,又得知富公年方二十,尚未婚娶,意将待字闺中的十八岁千金许配富公。富公虽内心欢喜,口中言道:“幸蒙抬举,深感器重,但婚姻大事,必由父母做主,三媒六证齐全。容小侄秉告家父,再做决定。”员外见其知书达礼,更感高兴。茶后,欲留餐饮,怎奈富公军务在身,不敢造次,于是告别而归。富公将当日与员外喝茶许婚一事告知父亲原道公,父亲认为门当户对,随即请媒提婚,娶回曾氏婆婆。曾氏不愧名门闺秀,相夫有情,教子有方,持家有道,使刘家门户日益兴旺。

      至正二十八年(1368年),朱元璋终于推翻了元朝的残酷统治,建立大明皇朝,改年号为洪武,并大封功臣。祖富公等一十七人因民功故尽受皇封,新立官籍一十五户,因富公功高官封五品,知六州县事。其时地广人稀,十五户之先祖沿辰河两岸结草为标,择地而居。大片肥田沃土、松岭杉山尽为刘族所有。大东山的几个漕坑几个垴曾经都是刘姓柴山。大东山庵堂所在地及周围杏林尽是刘家所捐,现存于此的地主碑便是佐证。二万七千义士亦普承皇恩,各受其赏,解甲归田,置业安家。万千马鞍堆集辰河之西,年深月久,化变为今天的马鞍山。当年,为进退攻守杀贼灭寇,富公曾命王三彪伐梧桐山之桐木架造浮桥。因桥皆桐木,故名桐木桥。久而久之,桐木桥的名声遐迩,以致杜石田心之名遂为桐木桥所替代。六百年后,成立人民公社、乡政府,均以桐木桥为名。富公曾在桐木桥河西像只筌的这个山冲全歼数千贼寇,保护了一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后来,乡亲们为感谢富公他们的高功厚德,在此山冲修造一座气势恢宏的五通庙,并树碑立传,刊登富公、谷宝、谷珍、谷麒、谷泰、谷才、文翁、茂翁、先翁、辛翁、谷彬等昆仲一十七人之名,以嘉其行。刘姓族谱对此事也记叙详尽,《宝庆府志》亦备述其事。

      十五户刘姓后裔大都沿辰河两岸夹流而居,自荷香桥屯兵坪(现称毛坪)直至一都司门前,南北连绵达百里之遥。唯富、晚两公依恋故土,乐居于桐木桥。富公居辰水之东马房头老槽门之老屋,晚公居辰水之西火烧院子,富、晚两公虽为四代堂兄弟,但总是有福同享,有祸同当,唇齿相依,其浓情厚谊与同胞兄弟并无两样。当富、晚二公垂暮之年,想想自己余日不多,兄弟俩分手只在早与迟,常常伤感万分,他们想要让子孙世世代代都像他们俩一样同舟共济,和睦相处,继承和发扬他们的传统美德,造福子孙。所以,二公经过深思熟虑后,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互葬对方屋后,以结千秋之好。二公后裔遵循遗愿:富公葬晚公屋后天马卸鞍形,晚公葬富公屋后虎形。两墓隔河相望,相距对方院落不足二十米。由此可见富、晚两公兄弟之情深、后裔之义重。自此,六百多年来两公之后裔和睦相处,患难与共,就连族谱亦常合修。

      明永乐二十一年癸卯(1423年)六月二十六日午时,富公寿终正寝,享年78岁。是时,人们成群结队深切悼念,送葬队伍车水马龙,盛况空前。亲友们看到富公所葬之福地,后依叠叠青山,前环弯弯辰水,皆言大富大贵之地。分金之时,风水先生呼龙神问孝家:“要富还是要贵?”一般来说,孝家都会说,富贵全要。但富公之子孙回想自义甫公到祖富公繁衍十代而人丁稀少,所以一齐回答:“但愿多发人丁。”风水先生见孝家答非所问,明明一处钟灵毓秀之地,本可大富大贵,却没讨到个好封赠,不由感到惋惜,还想再次补救。于是,先生继续呼龙神道:“要一顶纱帽,还是要一担纱帽?”孝家既然盼望着多添丁口,当然也就需要很多纱帽,于是异口同声说:“要一担纱帽。”纱帽历来就是做官的代名词,凡为官者都头戴乌纱帽,一官一顶。而演戏者的角色时文时武,官职亦时大时小,所以一个唱戏的人需要很多顶纱帽。故一顶纱帽是为官,一担纱帽是唱戏。富公所葬之地,后裔本当大富大贵,但因后裔没有缘分,故与之擦肩而过。自此,富公后裔中代代不乏梨园子弟,所组戏班远近闻名。他们常挑着一担纱帽,下邵阳,上省城,常年以演戏为生。直到民国末年,代代传承的祁剧团,转化为围桌而坐、包打包唱而不登台的板凳戏。代表人物有汉臣、湘臣、鼎臣、渭臣……1948年刘中青之女桂姑娘嫁洞口尹立言,汉臣、湘臣等八人分乘八顶轿子,敲锣打鼓送姑娘出嫁,还一路上在轿内唱着板凳戏,一时传为美谈。

      富公分金时,后裔们渴望多添人口,由于富公阳德广,阴功高,子孙日益发达。富公八子中,除三子失传外,其余五子,为其生孙十四人,生曾孙二十七人,现今富公仅在隆回的后裔就有二万余人,而迁往四川的富公儿孙更加众多。

      富公虽已作古西游六百多年,但他的高功厚德一直在子孙后裔中口耳相传,他那志壮山河、气吞牛斗的英雄气慨将永远随同刘富公祠辉映蓝天。

    刘富公祠

    刘富公祠


    (责任编辑:孙建群)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联系方式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湖南省隆回县委员会办公室
  • 地址:湖南省隆回县桃洪中路104号 邮编:422200 电话:0739-8232070 传真:0739-8232695
    网址:xzx.longhui.gov.cn 投稿邮箱:zhenxieban@aliyun.com
  • 网站技术支持:隆回县电子政务管理办公室 湘ICP备05001456号